我院2018年12月拟面试人员信息公示(一)
各位老师:
根据《西南交通大学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办法》要求,现对电气学院2018年面试的应聘博士研究生予以匿名公示如下,公示期为2018年11月30日-12月6日:
一、
1、基本情况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7.09-2011.07 | 沈阳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蔡敏 | 全日制 |
硕士 | 2011.08-2014.03 | 沈阳工业大学 | 电机与电器 | 曹云东 | 全日制 |
博士 | 2016.03-至今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电机与电器 | 翟国富 | 全日制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4.04-2016.02 | 工程师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器与电子可靠性研究所(原军用电器研究所)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卷 期号 页码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Investigation on Arc Dwell and Restriking Characteristics in DC High-Power Relay |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 vol.45. no.6, pp. 1032-1042, Jun. 2017. | 1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SCI | 1.253 | ||
2 | Simulation of arc dwelling behavior during bridge type contact opening process for high-power relay |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vol.8. no.6, pp. 975-981, Jun. 2018 | 1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SCI | 1.66 | ||
3 | Simulation of metal droplet sputtering and molten pool on copper contact under electric arc | IEIC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 | vol. E101-C, no.9, pp.691-698, Sep. 2018. | 1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SCI | 0.516 | ||
4 | 智能电表用磁保持继电器短路电流条件下触头斥开机理仿真研究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2018,38(17):5238-5245+5321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EI检索: 2018410591 9719 | |||
5 | Investigation on plasma jet flow phenomena during dc air arc motion in bridge-type contacts |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vol. 18, no. 5, pp.512-519, May. 2016. | 2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SCI | 1.07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6.01-2018.06 | 开关电器分断电弧***********技术 | 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计划 | 360万 | 3 |
2014.01-2016.12 | 基于宏观-微观耦合模拟的电磁继电器触头动熔焊机理研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6万 | 2 |
2014.03-2016.12 | 空间环境下密封继电器分断电弧特性与最优灭弧条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80万 | 3 |
2016.11-2017.12 | 支撑电能表费控的负荷开关优化设计研究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课题 | 40万 | 4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二、
1、基本情况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4.09-2008.07 | 西安邮电大学 | 自动化 | 全日制 | |
硕士 | 2010.09-2013.07 | 厦门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沈少萍 | 全日制 |
博士 | 2013.09-2018.08 | 东南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余星火、孙长银 | 全日制 |
访学 | 2014.09-2014.12 | 日本冈山县立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忻欣 | 留学 |
联培 | 2015.02-2017.02 |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余星火 | 留学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08.07-2010.06 | IT支撑部干事 | 中国电信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卷 期号 页码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Characteristic modeling approach for complex network systems |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 2018.8,18, 48(8):1383-1388 | 1 | 东南大学 | 2168-2216 | A+ SCI1区 | 5.131 | 2 |
2 | A novel modeling and controlling approach for high–order nonlinear systems |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 接收待发表 | 1 | 东南大学 | 1561-8625 | A+ SCI3区 | 1.528 | 0 |
3 | Characteristic model-based discrete-time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spacecraft with variable tilt of flexible structures |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 2016,1,10, 3(1):42-50 | 1 | 东南大学 | 2329-9266 | A+ EI | 2 | |
4 |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 model-based SMC and its application to flexible satellites | 19th IFAC World Congress IFAC 2014, Proceedings | 2014, 8, 24, 19(1): 4595-4600 | 1 | 东南大学 | A EI | 3 | ||
5 | Characteristic modeling and control approach of high–order nonlinear systems |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DECISION | 接收待发表 | 1 | 东南大学 | A EI | 0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5-2017 | 基于时滞的离散终端滑模控制系统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2 | 2 |
2015-2017 | 基于饱和受限的多个体系统鲁棒一致性问题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 | 3 |
2014-2016 | 考虑随机过程的虚拟发电厂序惯优化调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3 | 4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04.05 | 十佳青年 | 校级 | 1 |
2005.06 | 奖学金 | 校级 | 1 |
2008.06 | 优秀毕业设计与论文 | 校级 | 1 |
2012.05 | 校庆征文一等奖 | 校级 | 1 |
三、
1、基本情况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5.09-2009.07 | 西南交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王滢 | 非定向 |
硕士 | 2005.09-2011.07 | 西南交通大学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吴积钦 | 非定向 |
博士 | 2011.09-2016.09 | 西南交通大学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李群湛 | 非定向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7.08-至今 | 博士后科研人员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5、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8-2021 | 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安全可视化自动监控系统 | 254万元 | ||
2017-2020 | 复杂环境下行车设备及系统全生命周期能力保持技术 | 1735万元 | 主研(105) | |
2016-2017 |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型工业化专项项目 | 20万元 | 主研(3) | |
2013-2015 | 牵引供电安全服役技术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优化研究 |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 | 150万元 | 主研(16) |
2017-2019 | 城轨交通靴轨系统监测及状态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 200万元 | 主研(29) |
2017-2019 | 大风条件弓网动态技术及软件开发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开发项目 | 60万元 | 主持(1) |
2018-2019 | 大风条件下接触网关键零部件性能劣化规律及改进措施研究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开发项目 | 70万元 | 主研(2) |
2016-2017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计划课题 | 70万元 | 主研(8) | |
2016-2016 | 广州地铁设计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 | 19万元 | 主研(2) | |
2017-2018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 | 67万元 | 主研(3)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接触网工程与设计》 | 董昭德、李岚 | 科学出版社 | 2014.04 | 978-7-03-039697-6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实用新型 | 关金发、徐可佳、方岩 | 2013.06.07 | ZL20130003108.7 | ||
实用新型 | 实现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集电靴与接触轨动态性能检测的装置 | 吴积钦、韩峰、关金发、梁潇、李烨 | 2018.10.10 | ZL 201820555320.7 | |
发明 | 一种机车车辆接地构造 | 李群湛、李亚楠、关金发、李子晗、吴积钦、于松伟、郭世明、许明恒、余俊祥、周阳、赵元哲 | 2015.03.26 | ZL 201310043909.0 | |
实用新型 | 一种轨道交通双接触轨供电装置 | 李群湛、于松伟、吴积钦、刘炜、关金发、李亚楠、杨兴山、李子晗、周菁、余俊祥 | 2013.06.17 | ZL 201320102516.8 | |
实用新型 | 一种轨道机车车辆滚动受电装置 | 李群湛、于松伟、吴积钦、李子晗、关金发、刘炜、周菁、许明恒、郭世明、杨兴山、李亚楠 | 2013.05.21 | ZL 201320039689.x | |
实用新型 | 一种接触网在线监测信号远程传输组件及在线监测系统 | 徐剑峰、韩峰、关金发、方岩 | 2013.08.07 | 中国 | ZL 201320002701.X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5 | 装备基础理论研究—高速弓网动态特性与仿真研究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 | 4 |
2017 | 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关系研究 | 1 |
四、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四川南充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博士后研究员 | 任职时间 | 201708 | 出生年月 | 199011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香港理工大学、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 | ||||
最后学位 | 哲学博士学位 | 授予学位单位 | 澳门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李杨民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担任SCI期刊《Automatika》副编辑 | 从事专业 | 自动化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1).PDE解析解以及PDE动态网络同步综合。 文献[Ping He, Yangmin Li. Analytical solution of a hyperbol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Cybernetics, 10(2): 183-199, 2017]研究了双曲PDE方程的解析解及其在抛物PDE系统控制中的应用问题,匿名审稿人评阅我们的文章时强调:“This paper contain new and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adequate to justify publication. The results presented clearly and analysed appropriately.”另外,申请人的代表作[2]和[8]研究了一类耦合反应-扩散PDE动态网络的渐进同步、H-infinty同步、牵制同步和自适应同步问题。 2).研究了耦合时滞神经网络的保性能同步问题。 重点研究了包含不确定性和时变时滞的复杂网络的保性能同步问题,通过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以及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随时间变化的节点时滞和耦合时滞被同时考虑在复杂网络中的最优保性能控制律存在的充分条件,且同时考虑了节点的不确定性和耦合不确定性;此外,研究了包含马尔可夫跳变和模态相关的混合时滞的耦合神经网络的最优保性能同步问题,该耦合神经网络包含的N个相同的时滞神经节点和M个开关切换模式,所有的网络参数(覆盖所述的耦合矩阵、离散和分布时滞)依赖于马尔可夫跳变模式,相关的最优保成本函数是二次函数,激活函数满足有界条件,通过采用新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和一些分析技巧,给出了保性能同步的充分条件,以确保耦合神经网络的渐近均方保性能同步,导出的充分条件密切关联所述的分布时滞、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离散时滞和网络的连接结构。 3).研究了耦合时滞神经网络的鲁棒指数同步问题。 基于广义模型转换机制,研究了一类具有离散时滞和分布时滞的耦合神经网络的鲁棒指数同步问题。 4).解决了多时滞及不确定性复杂网络的鲁棒自适应同步问题。 基于鲁棒分散自适应原理研究了一类包含未知耦合时滞及不确定性的更为一般的动态网络的同步问题,且未知时滞是可以快速剧烈变化的;研究了一类包含节点时滞和耦合时滞的动态网络的自适应同步问题;研究了多时滞不确定性复杂网络的鲁棒自适应同步问题。并有2篇论文入围ESI高被引论文。 5).提出了有限时间混合外同步(FMOS)的概念。 Jun-Wei Wang等人研究了时变耦合时滞复杂网络的混合外同步条件,Qian Ma等人研究了时变耦合时滞复杂网络的有限时间内同步。然而,对于具有时变耦合时滞的复杂网络的有限时间混合外同步却并未有相关报道,申请人首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有限时间混合外同步概念。这一成果发表在非线性动力学Top刊物——《Chaos》上。 6).研究了高阶非线性多智能体在网络切换和通信时延下的噪声容忍一致性问题。 发表在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期刊上,匿名审稿人评阅文章时强调:“I think the subject is very interesting,…, but it is first I have seen for this topic. …, it has been a pleasure to read your paper…In fact, I am still working on that and I completely agree with you viewpoint.”------这项研究非常有趣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关于这方面内容的文章,很高兴看到你的论文,事实上我现在还在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完全支持你的学术观点。 7).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容错一致性滤波。 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容错一致性过滤算法,研究了具有通信故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个传感器可以与相邻的传感器通信。传感器可以在分布式协调中执行滤波功能。由于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损失和网络性能低下会对网络信号传输造成干扰,在未知故障假设下,提出了估计故障的自适应律。然后根据自适应信息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容错一致性滤波方案,保证了所有传感器在不确定性故障情况出现的情况下渐近跟踪目标。 8).混沌系统的控制、同步以及电路实现。 混沌与超混沌系统的生成与控制是混沌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成果对混沌系统的控制、同步以及电路实现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取得一系列理论方法及电路实现成果,并独立在德国出版1部英文学术专著,具体贡献包括:多时滞Rossler混沌系统的同步及应用;多参数统一超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控制;一类新超混沌Lorenz系统的无源同步;单参数统一超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控制;迟滞Chen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统一混沌系统的反馈同步;超混沌金融系统的逆最优控制;研究了单状态反馈镇定统一混沌系统,并完成了电路设计;研究了三维二次连续自治混沌系统的最优控制;通过单控制器机制研究了超混沌金融系统的控制与同步问题;研究了三维Duffing混沌系统的H-infinty同步等。 9).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综合。 全面仔细的综合了近年来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理论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类和功能。具体而言,系统地分析了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最新进展。系统的比较了现有方法,并给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的主要参数包括时间延迟、网络规模、能效、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相关成果发表在人工智能的Top期刊《Information Fusion》上。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第一或通讯作者30余篇),其中SCI论文18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7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根据Web of Science:JCR分区数据统计,SCI一区7篇,二区3篇,三区0篇,四区5篇(中科院一区3篇,二区3篇,三区4篇,四区5篇))、EI收录10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107次(国内外同行评价,提供支撑材料);获得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办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励;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部。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5 篇;A+ 5 篇;A 6 篇。ESI高被引论文两篇。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809-201206 | 四川理工学院 | 自动化 | 任小洪 | 全日制 |
硕士 | 201209-201407 | 东北大学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景春国 | 全日制 |
博士 | 201408-201706 | 澳门大学 | 机电工程 | 李杨民 | 全日制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408-201707 | 研究实习员(Research Assistant) | 澳门大学 |
201512-201811 | (兼职)副教授 | 四川理工学院 |
201708-201808 | 助理研究员(Postdoctoral Fellow) | 香港大学 |
助理研究员(Postdoctoral Fellow) | 香港理工大学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卷期号页码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 ?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Consensus of Uncertain Parabolic PDE Agents via Adaptive Unit-vector Control Scheme |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 2018, DOI: 10.1049/iet-cta.2018.5202 | 独撰 | 香港大学 | SCI、 1751-8644 | A++、中科院2区、JCR1区 | 3.296 | 0 |
2 |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the reliability of mobi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axonomy,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 Information Fusion | 2018, 44, 188-204. | 通讯作者 | 香港大学 | SCI、1566-2535 | A++、中科院1区、JCR1区 | 6.639 | 3 |
3 | Pinning control and adaptive control for synchronization of linearly coupled reaction-diffusion neural networks with mixed delay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 | 2018, 32(8), 1103-1123 | 独撰 | 香港大学 | SCI、1099-1115 | A+、中科院3区、JCR2区 | 2.082 | 0 |
4 | Noise tolerance leader-following of high-order nonlinear dynamical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and communication delay |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 2016, 353(1), 108-143 | 第一作者 | 澳门大学 | SCI、0016-0032 | A++、中科院2区、JCR1区 | 3.139 | 4 |
5 | Optimal guaranteed cost synchronization of coupled neural networks with Markovian jump and mode-dependent mixed time-delay | Optimal Control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 2016, 37(5), 922-947 | 第一作者 | 澳门大学 | SCI、1099-1514 | A+、中科院3区、JCR1区 | 1.558 | 0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8-2020 | 时滞复杂时空动态网络同步综合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2 | 主持 |
2017-2019 | PDE动态网络同步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 | 主持 |
2017-2019 | 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滤波 | 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 | 主持 |
2017-2019 | 基于离散事件驱动通信机制的非均匀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估计调节和通讯协调控制设计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 | 主持 |
2017-2019 | 通讯受限复杂网络的分析与综合 |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 | 主持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Chaos Control of Chaotic Systems: Stabilization, Synchronization & Circuit Implementation | 何平 | Saarbracken: Academic Publishing, Germany | 2016 | 9783659969027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无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5 | 具有时变耦合时滞的复杂网络外同步研究 | 2014年度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1 |
五、
1、基本情况
性别 | 女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任职时间 | 出生年月 | 19880901 |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电子科技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徐红兵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从事专业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主持(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研)横向科研项目2项,主持(研)自主研发科研项目2项。 1.基于单相混合非隔离型H6光伏逆变器,提出一种单位功率因数工况下改进调制策略:两个高频开关调制电压,无需增加任何死区时间;低频H桥切换极性,无需并联额外电容。为提高效率,逆变器中混合了两种不同的器件分别为Si IGBT和SiC MOSFET。在1kW的仿真及实验平台对比验证中,具有改进调制策略的单相混合非隔离型H6光伏逆变器比传统逆变器减小了2.04%的输出波形THD和75%的共模电压波动。为使单相H6光伏逆变器具备无功输出能力,提出了一种在不同的功率区域采用不同的调制策略的混合型调制策略。混合型的调制策略的提出在保持逆变器低漏电流特性的同时还可减少高频开关的死区时间,有助于提高逆变器的输出波形的质量。 2.对三种典型的光伏逆变器:两电平,三电平中点钳位和三电平T型中点钳位逆变器的有功、无功功率最大输出容量及损耗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逆变器有功及无功输出容量具有差异性,其中TNPC光伏逆变器的实际可输出无功容量比额定值高102%。由此提出一种含有无功功率约束的因子的改进功率约束模型。该模型可提供更加准确的逆变器无功功率输出信息,对电网为光伏发电系统制定合理的无功调度以及无功输出补偿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3.整理归纳了一种新的IGBT软开关分类方法,该分类不仅取决于当开关器件导通或关断时电压或电流是否为零,还取决于电压和电流过渡过程的状态考虑的即电压和电流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并提出了一种实现光伏逆变器软开关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一个SiC MOSFET,为串联回路中IGBT提供适当地关断信号来实现IGBT的零电压硬电流(ZVHC)软开通和零电流硬电压(ZCHV)软关断,降低了IGBT 90%的开通损耗和57%的关断损耗。为软开关方法中的SiC MOSFET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调制策略,可通过减小IGBT电压变化率,进一步降低关断损耗。并提出了两种H6软开关逆变器的应用实例,当IGBT开关损耗降低70%,逆变器工作在100kHz时,软开关逆变器的效率可提升至少1.4%。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6篇(第一或通讯作者4篇),其中SCI收录3篇(第一或通讯作者2篇)、EI收录2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授权发明专利2项。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篇;A+ 2 篇;A 篇;B+ 篇;B 篇。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7/9-2011/7 | 电子科技大学 | 自动化专业 | 全日制 | |
硕博连读 | 2011/9-2018/12 | 电子科技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徐红兵 | 全日制 |
联培博士 | 2015/10-2017/10 | 北卡州立大学 | 电子工程 | Alex Q. Huang | 联合培养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卷 期号 页码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A novel single-phase hybrid-H6 transformerless PV grid-tied inverter | IET power electronics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A类1755-4535 | A+ SCI二区 | 2.267 | ||
2 | IGBT Dynamic Loss Reduction through Device Level Soft Switching | Energies | 2018, 11,1182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A类1996-1073 | A+ SCI三区 | 2.676 | |
3 | A study of physical limitation of reactive power output capability of modern PV inverters | IEEE PES T&D | 2018, 1-9 | 1 | 北卡州立大学 | 会议论文21608555 | EI | ||
4 | A hybrid damping method for LCL-filter based grid-tied inverter | ICLTEE | 2014, 805-810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会议论文 | |||
5 |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ethods of leakage current elimination for a three-level T-type transformerless PV inverter | IET power electronics | 2018 | 3 | 电子科技大学 | A类1755-4535 | A+ SCI二区 | 2.267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1-2013 | 100kW储能逆变器 | 东方电气公司横向项目 | 280万元 | 2 |
2014-2015 | 125kW T型三电平储能逆变器 | 东方电气公司横向项目 | 100万元 | 2 |
2015-2016 | 第三代固态变压器SST | 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纵向项目 | 200万元 | 4 |
2016-2017 | 基于辅助开关实现IGBT软开关研究 | 自主研发型项目 | 10万元 | 1 |
2017 | Enabling High Penetration of Distributed PV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Sub-transmission Voltage Regulation | 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SuNLaMP资助项目 | 100万元 | 2 |
2017-2018 | 1kW单相混合H6光伏逆变器 | 自主研发型项目 | 10万元 | 1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钒电池的备用电源装置及控制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7.3.29 | 中国 | CN201510314055.4 |
发明专利 | 一种电池储能电站的有功功率分配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5.3.11 | 中国 | CN201410785544.3 |
发明专利 | 一种实现Si IGBT软开关特性的混合型器件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7.12,29 已申请 | 中国 | CN201711475192.1 |
发明专利 | 一种混合型H6单相光伏逆变器及其脉宽调制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7.12.29 已申请 | 中国 | CN201711473246.0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1 | 电子科技大学学业奖学金 | 三等奖学金 | |
2012 |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一等奖学金 | |
2013 | 电子科技大学学业奖学金 | 一等奖学金 | |
2014 | 电子科技大学学业奖学金 | 三等奖学金 |